本文目录
一、AI智能体提供:我们面临的现实危机
我认为,我们8090后这批人,如果在未来十年没有找到正确路径,很可能会被淘汰。如果你没有一个稳定的职场工作,比如不在大企业、国企或公务员体系内,无法安稳熬到退休,那么处境将非常危险。
许多人不甘心于此,但创业又缺乏方向。有钱人搞实体创业需要巨额资金,投资炒股对普通人来说更是风险重重,很容易成为被收割的韭菜。
所以,工作不稳定、有危机感的8090后,必须找到新出路。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至关重要,我们必须提前准备。
未来十年是关键期。如果能在50岁前积累足够资金,解决后顾之忧,才能避免十年后仍像蚂蚁一样奔波。
今天我要分享的,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准创业方向——一个成本低、试错小、投入内耗少的趋势性赛道。
二、核心方向:从卖课转向卖AI智能体解决方案
我发现的这个方向是卖解决方案。为什么不是卖项目或卖课?让我通过两个案例说明。
案例一:罗永浩直播间的启示
罗永浩的"交个朋友"直播间近期推出小号,售卖的产品是"教普通人用AI智能体工作流做自媒体"。
具体来说,是提供一种智能体解决方案,让用户能轻松制作易爆款的视频内容。视频创作通常需要文案和剪辑能力,而AI智能体能直接将这套工作流打包给用户,使其快速产出同类内容。
分析本质:互联网上利润高的虚拟产品(如课程、咨询)溢价高、成本低。但课程现在常被贴上"割韭菜"、"制造焦虑"的标签,尤其对大IP来说,负面评价可能损害品牌。更重要的是,课程的交付负担极重——用户总希望手把手教学,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现实。因此,大IP们正在转向卖"解决方案":针对具体问题提供即用型工具,将学习成本降到最低。
案例二:企业级智能体服务
一些商业博主(如李一舟)已进军AI赛道,直接为企业老板提供服务。企业主没有时间学习,但需要解决具体问题(如营销、管理、降本增效)。智能体作为定制化工具,能直接嵌入业务流程,老板无需学习即可使用。例如,为企业打造一个专属AI智能体,直接提升团队效率。
关键区别:
- 对普通人:解决方案是"拿来即用"的智能体,降低操作门槛。
- 对企业主:解决方案是"无需学习"的即插即用工具。卖课已成为过去时,未来属于卖解决方案。
三、为什么AI智能体解决方案是未来趋势?
1. 解决用户心理痛点
课程交付重在"教会",但用户往往缺乏耐心或能力完成学习。解决方案则直接给结果,用户心理负担小。例如,罗永浩直播间提供的AI工作流,用户关注点从"学剪辑"变为"出视频",课程反而变成辅助内容。
2. 匹配市场需求分层
- 大众市场:普通人想通过自媒体创业,但缺乏技能。解决方案(如智能体)能一键生成内容,满足"赚平台收益、带货、接广告"的需求。
- 企业市场:老板要的是效率提升,而非个人学习。智能体可直接集成到工作中,成为"AI员工"。
3. 规避行业争议
卖课易被批"割韭菜",尤其是赚钱类课程(用户期望高,交付难)。解决方案则更直观:有效即认可,无效即淘汰。
四、如何落地卖AI智能体解决方案?
第一步:理解AI智能体的本质
AI智能体是能自主规划、执行任务的AI系统(如自动生成视频、处理数据)。它不同于大模型,而是"有手有脚能办事"的工具。你需要用1个月左右时间学习智能体的基础知识、应用场景和趋势。重点理解:
- 智能体如何降低操作门槛(例如,一句话生成视频)。
- 它在垂直领域(如教育、电商)的差异化价值。
第二步:选择垂直赛道,服务大众需求
初期从普惠领域切入,优先选择"赚钱相关"方向(而非教育类),因为需求更直接。例如:
- 帮用户做自媒体号:影视解说、心灵鸡汤、国学、旅游等类型的账号。
- 针对一种内容形式(如国学号),研究其爆款模式,用智能体封装成解决方案。
操作逻辑:
- 分析该赛道的内容形式(如国学号的视频结构)。
- 开发对应智能体工作流,用户输入需求即可输出成品。
- 先深耕一个垂直领域,再扩展至其他类型。
第三步:学习技术,从小做起
- 学课程:未来值钱的是技术型知识。花3-6个月学习智能体开发(如使用平台工具、工作流设计)。课程需聚焦技能,而非理论。
- 实战验证:用智能体服务普通用户,积累案例。例如,帮人做自媒体号,确保解决方案有效。
- 升级到企业服务:后期为小老板提供定制智能体(如营销、管理工具),单笔订单可达数十万。
第四步:把握长期趋势
- 网站流量回升:AI大模型检索依赖文字内容(而非视频),因此网站(文字开源)流量回暖。这是未来机会点。
- 00后更擅长白嫖信息,卖课将更难。解决方案则更符合"即用即走"的需求。
五、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AI智能体学习
1、 明确学习目标(你想解决具体问题、转型就业,还是研究技术?)
快速应用:选侧重具体平台(如Coze、百度千帆)的工具实操类课程。
职业转型:选包含实战项目、作品集指导和就业服务的“就业实战型”课程。
技术深造:选涵盖多智能体框架、系统架构的“技术专精型”课程或开源项目。
2、评估自身背景(你的技术基础如何?编程、AI知识)
零基础/初学者:从微软官方的AI Agents for Beginners这类课程入门,或选择教学梯度平缓的“就业实战型”机构。
有一定基础:可尝试Udemy、Coursera上更深入的专题课程或直接参与Hugging Face的实践性课程
开发者/技术背景强:直接学习“技术专精型”路径下的资源,并深入研究GitHub上的高级开源项目(如LangChain, AutoGPT)
3、考虑投入成本(你能投入多少时间、资金?)
时间有限/预算低:优先利用免费的公开课、YouTube教程和GitHub开源项目自学。
预算充足,追求效率与成果:可考虑付费课程,但务必仔细考察课程大纲、讲师背景和学员评价。
4、考察课程质量(课程内容是否实用、前沿?)
内容实用性:课程是否基于真实场景案例?是否有完整的项目实战?警惕内容空泛、以营销为主的课程
教学支持:是否提供代码示例、社区答疑、作业评审等支持服务?这些对学习效果至关重要
六、8090后学AI的关键提醒
1、克服技术恐惧:AI智能体看似复杂,但用1年时间学习,能为未来十年奠基。拒绝学习,注定淘汰。
2、坚持复利思维:每天进步一点,十年后必见成效。今天不行动,明年仍是老样子。
3、从小做起:先服务大众,再攻企业市场。关键是用解决方案解决真问题。
七、结语
未来十年,赚钱方式将转向技术化和解决方案化。
卖课会衰落,而能提供直接答案的方案将崛起。
我们8090后还有窗口期,必须抓住AI智能体的趋势,从学习到实践,一步步构建自己的护城河。
迷茫和焦虑只能通过行动化解——今天就开始学习、实践,让自己成为那个"卖铲子"的人。




发表评论